置頂文章

直直直...笑笑笑...哭哭哭

在我的感味小世界裡,盼望可流露多一點真,真的心、真的話、真的傻勁、真的憤怒和真的感慨,激起你埋藏內心的純真!



2016/03/21

41年老舖的結業篇

原文寫於:12/6/201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是最平等的,不會為某人或某事物而停頓。好旺角於70年代初開業,訖立於旺角西洋菜街,直至今日已接近41個年頭。

記得初次與好旺角的邂逅,是跟著初中的老死同學與她的媽媽及弟弟到來,就從這第一口麵開始,好旺角就在這黃毛丫頭的成長過程與人生日記中,寫下無數個在旺角的晚餐與午餐,以及生命中出現無數的人物。


當天又是記敘我人生的另一人物 - "Brother N",在旺角中心見醫生後,已是中午兩時半了,肚子不停的在敲打著,旺角是我 "揾食" 的天敵,不欲思索,開飯目標很自然就落在對面的好旺角上。門前搶眼的紅紙令心情一沉,想不到是送別老舖的一頓。





沾有歷史痕跡的圓掛鐘下,紅紙又不忘提醒顧客,老舖經營至六月十九日,此後製作美食的重任便由兩家新舖擔起。




雖然肚子餓得要命,但也不能拭去心中對老舖的不捨,先要將40多年老貌印在相機內。木邊玻璃面的框架將塑膠凸字的餐牌密封起來,相信在港僅餘的老店也極難尋覓這種古式飾,餐牌一定是當年珍而重之之物。同樣想像得到當年食物種類變化不快,與現今講求節奏與追求新鮮感,而洐生的電腦紙張印刷物,形成強烈的新與舊對比。還有數張亞加力膠片的展示,令我聯想到會否是 "紅A" 膠製品以外另一種當年時興的產物。


傳統的粥麵店,多是中間大門,左右兩側分別是湯粉與粥的煮檔,煮食過程、厨師手勢可一目瞭然,可算是 Open Kitchen 的古祖版。一進門,左手面的麵煮檔擺滿了一小碟一小碟的炸醬,這正是好旺角的標記。

正宗京都炸醬麵是好旺角的鎮店之寶,也是我唯一在港喜愛的炸醬麵。不光是排扁,看看幾乎每座也有著它的身影,就像鐵一般的引證。


結業在即當然要回味那份炸醬風韻,"Brother N" 要了炸醬撈粗一碟。雖論不上是最上盛的蛋香與彈牙靚麵,但中規中舉的要求肯定達標。炸醬是深啡色的與坊間一些鮮橙色的有別,肉選用了全瘦的,沒有肥脂,質感柔軟,選料確實不賴。瘦肉混和了芳香濃濃豆醬,入口鹹香不膩,帶微辣,尾隨更來一下輕酸,恰到的好處,令炸醬更加動人!



我貪心的要了一份豬手撈幼,3大塊肥美豬手,就來吃過夠吧!豬手肉質絕對幼嫩稔滑,根連肉的位置軟中帶煙韌,口感一流; 皮帶豐富南乳香與彈性,啖啖膠質,滑溜豐盈。好旺角的撈麵是用原汁來配撘,大多不用蠔油,豬手麵就配上南乳醬汁、牛腩就是柱候汁,與我愛的原汁原味的風非常配合。


從前好旺角只有芥蘭供應,後來多加了菜心。至今都沒嚐過其菜心,事關從第一天吃到如10元硬幣般粗莖的芥蘭,便愛上這粗芥蘭的爽脆,加上以其特別的豉油調味,口味一直未被動搖。夏天不是芥蘭或菜心的時令,相信要待冬天才可吃到莖粗鮮甜的芥蘭。唔該一碟芥蘭要食爽的,千萬記得蠔油是需事先聲明,還要額外加錢的呀!



大門的右手邊便是粥煮檔。粥品全是由厨師用銅煲生滾煮理。


"Brother N" 再要了皮蛋瘦肉粥。粥底綿滑、味道自然,配上手撕的鹹廋肉與糖心皮蛋,健康潤腸之物。


其實好旺角還有許多我心愛的麵食與粥品,其中柱候牛腩湯麵是我晚餐必選,與市面的牛腩相比,則帶點家庭風味。淺啡色的柱候味湯底加上韮王的獨特味道,坊間己屬少有。牛腩會在晚間時炆煮得較稔及入味,沾上少許辣椒醬,相當美味。


好旺角的抺枱布不知怎的,總是掛在窄窄的卡座旁邊,老顧客己習以為常,慢慢更成為好旺角的特式。


老店的古樸陳設,相信在新舖難以尋覓。





結帳時發現收銀背後的一道大鏡,是老舖開店致慶禮物,雖已出現一道長長的裂痕,但1971年6月18日的開店日子仍清晰可見,恰巧跟我生日屬同月同日,真是有緣!

2012年6月19日,時間將會為好旺角老舖永遠的停留著,從回憶中追溯舊日老舖的點與滴。



21/3/2016 後記:自舊舖結束後,再也沒有到訪過「好旺角」,也許感味不復再也!

好旺角麵家(已遷址)
旺角西洋菜街146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