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4

同一酒樓下的三代人 — 信興酒樓

十二月二十六日傍晚, 接到友人來電相約翌日飮茶, 時間為大清早。


究竟有多早? 第二天天還未亮,我們穿上行山裝束, 未夠八時已抵「信興」門口。從前經過「信興」,均是過門而不入, 意識到他是ㄧ家老字號酒樓而已。

入內後, 大大的圓檯坐滿了食客, 搭檯是「信興」的生態, 雖然如此, 食客似乎都彼此認識, 傾傾講講, 並無隔膜。友人比我們更早到埗, 茶已開, 檯面更放好了幾款點心!


煎腸粉


煎醸茄子

蝦腸

蒸鳯爪排骨飯

山竹牛肉


南乳燜豬手


節瓜圃


而印象較深刻的幾款懷舊點心, 正好與擁有八十年歷史的「信興」, 彼此有著切肉不離皮的關係。如1.5個拳頭般大的雞球大包是三十年代, 工人和苦力價廉物美的飽肚恩物。時至今日, 大家對雞球大包仍有著ㄧ份香港情懷!


雞球大包的饀料有點雜, 除有雞球和火腿等, 最吸睛的是ㄧ件連皮的切雞。


豬肚燒賣有點不收邊幅, 淡黃色的內層朝上, 與形狀隨意的豬肉構成凌亂美。


棉花雞同樣「任性」, 棉花即魚肚自由地伸展, 盡情地吸收醬汁的精華, 一口仿如爆汁一樣,非常入味! 而雞肉和冬菇也懂得亂中有序, 這籠棉花雞就是充滿著過性。
!

豉椒蒸排骨是經常可找到的點心, 但換上欖角, 風味就來了! 憑著柔軟和香氣獨特的欖角, 令排骨的肉味更加誘人。


「信興」的點心雖然由點心車仔推出, 可是基於走道狹窄, 車仔往往只停留在燒味部對開的位置。


只能在那裡分發給不同食客,而食客彷彿己習慣了自助形式。

,

每有新點心推出, 客人便從四方八面, ㄧ窩風般捲至, 有的自取, 有的由負責的嬸嬸為客人拑到托盤上,場面墟冚!


您爭, 我搶的熱鬧氣氛也許成為熟客們樂此不疲, 不可或缺的指定動作。


提到「信興」, 不得不提他的茶。客人所飮用的茶葉均以兩包舊茶, ㄧ包新茶混合而成, 過程全人手處理, 聽説這樣沖泡出來的茶味醇而不澀!


至於沖茶, 大家也會拿著茶壺走到由電爐保溫的大水煲前, 自斟自取。不過最令我驚訝的是打開茶壼蓋的ㄧ刻, 壺內脹發的茶葉幾乎佔滿整個茶壼。


「信興」臨別秋波更推出了包裝茶葉, 好讓茶客可在往後的日子細味回憶!


這角落是燒味部, 地方雖小細, 卻五臓俱存, 風扇, 砧板, 吊勾等, 臘鴨, 臘肉, 叉燒, 火腩會令您有衝動ㄧ試嗎?


在燒味部旁邊, ㄧ道門貼上禁止內進的字條, 但從縫隙中窺看, 𥚃頭放滿大蒸籠, 估計是製作點心廚房, 可想像ㄧ下每日零晨二時, 幾名點心師傅赤膊上陣, 忙碌地製作點心的情境, 十二月三十日的零晨此情不再矣!

選擇在八十周年之日光榮結業的「信興」, 記錄了羅氏三代人的努力營運。 隨著2016年6月「信興」ㄧ塊高達四層樓, 因不合符屋宇處規定的霓虹招牌而拆卸, 遂成為結業的導火線, 帶出酒樓許多陳舊設施, 大型維修及改善工程等問題, 羅氏在權衡輕重後決定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宣佈結業。


沖茶的時候, ㄧ位不認識的阿哥自說自話:「味道那麼差, ㄧ早該結業!」, 當時腦袋ㄧ遍空白, 隨口回應了ㄧ句:「那麼您又來?」。阿哥即時露出没趣的表情! 其實我很想代他表達, 有ㄧ些事和習慣, 經過年月的催化便會產生ㄧ種叫感情的東西來, 「信興」成為熟客、街坊們的聚腳點, 喝ㄧ口茶, 嚐ㄧ件㸃心, 跟職員和街坊的每ㄧ個照面, 甚至ㄧ檯ㄧ椅, 都充滿了無價的人情味!

當我們踏出「信興」,唯一剩下的霓虹招牌在藍天下顯得有點憔悴,難捨失落的心情,他日只許於西九視覺藝術博物館M+ 再見!好了,我們也得開展飛鵝山的行山之旅。

信興酒樓
九龍深水埗桂林街95A號地下
電話:2386 89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